
“太空制造”“太空旅游”是什么?11月25日,国家航天局印发《国家航天局推进商业航天高质量安全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下称《计划》)。《计划》明确提出,支持商业航天主体围绕包括太空制造、太空旅游在内的多项全新领域,创新商业模式,发展新兴业态。而随着《计划》的印发,一条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清晰地展现在世人眼前。
提起我国的航天事业,公众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空间站建设、火星探测、北斗导航等伟大成就。尤其是随着北斗三号全球组网的完成,涵盖交通与物流、气象监测、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商业航天应用随之全面铺开。
所谓商业航天,是指由企业主导的航天活动,以市场化运作推动航天技术发展和应用。《计划》适时提出竞争性开放国家科研项目,让商业航天主体参与到先进航天推进技术等前沿领域的国家重大专项中,通过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搭建地方技术成果转化中心等举措,为国家航天科技成果向商业领域转化铺平了道路。同时,《计划》还推动国家民用测控站、火箭发动机试车台等大型设施向商业主体开放,统筹民商地面基础设施需求,协同推进商业航天发射场建设,并且建设商业卫星数据共用可信平台,推动民商航天标准统一,最终为商业航天降低发展成本,提升效能。
值得注意的是,《计划》还将太空制造、在轨维护与服务、太空旅游、太空生物制药等商业航天的全新业态展现了出来,给公众以无限遐想。尤其是支持太空制造、太空旅游等新业态攻关,此举不仅能挖掘大众消费与高端产业需求,还能推动行业从传统卫星应用向多元化航天经济延伸,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从成果转化到设施开放,再到支持新业态攻关,《计划》清晰规划了一条通过创新新业态商业模式,拓宽产业价值转化路径,最终实现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而商业航天,这个万亿级的全新产业,必将循着这条路径加速发展,实现“腾飞”。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