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展国际市场,现在已经从产品贸易为主转向产业生态为主,并已经迈入长期布局、根植当地的新阶段,如何把握机遇、解锁新可能?11月10日下午,在“对话金砖——山东企业创新发展交流会”后,世界贸易中心协会亚太区商贸服务顾问委员会主席朱小兰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其观点。
“我们中国企业拓展国际贸易,已经从过去的产品贸易为主,转变到现在的产能、甚至是产业生态拓展的局面。我们现在更侧重的是,产业优势如何以生态的方式走出去。”朱小兰认为,从过去的短期贸易形态到现在的长期布局、根植当地,企业走出去要关注的是全球局势,产业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的重构,以及自身的战略布局。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讲是一个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
对于企业在选择国际业务拓展的战略目的地时应具体考量的重点,朱小兰认为,要看“三力”、布“三站”。
“三力”中第一个“力”指的是宏观吸引力,即要判断整体未来的增长趋势怎么样。第二个“力”指的是产业承载力,在整体有增长趋势、有人口红利、也有好政策的基础上,当地产业承载力与企业自身的战略是否匹配也很重要。第三个“力”指企业的竞争力,要综合企业自身的产品优势和技术优势。
基于此,企业还要布“三站”。首先是布第一站,到底是去新加坡以辐射东盟,还是去摩洛哥以辐射欧洲等。其次是跳板站,比如要去欧美市场,首先要去到东南亚,把供应链放到生产基地。第三站就是终局市场在哪里,对于有些头部企业来讲,要直接面向终局市场。所以企业要综合考虑“舍”和“得”。
据了解,世界贸易中心协会是国际投资与贸易促进机构,截至目前在近100个国家、322个城市拥有世贸中心。朱小兰介绍,协会集成众多专业服务机构,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合规、税务、人才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问题。“找到更靠谱、更有信任感的国际朋友圈,对于企业而言其实也很重要。”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于婉凝)

|